【安全提示】氢氟酸事故敲响警钟,危化品规范管理刻不容缓!

时间:2025-10-04浏览:10设置

各实验室师生:

近日,浙江杭州发生一起废弃氢氟酸中毒致死事故,造成一人不幸身亡,再次为我们敲响危化品安全管理的警钟。为避免类似悲剧发生,特此发布本安全提示,请各实验室及师生高度重视。

01 事件回顾


2025年9月9日,浙江杭州一名52岁女子在进入闲林中路附近空地时,不慎接触废弃氢氟酸,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于9月14日凌晨不幸身亡。目前公安机关与生态环境部门已介入调查处置。

02 氢氟酸特性与危害

氢氟酸(HF)作为一种高毒、强腐蚀性试剂,即便极低剂量接触也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皮肤接触:可导致深度组织损伤、坏死,甚至引起系统中毒;

吸入蒸气:对呼吸道黏膜有强烈腐蚀作用,可能导致肺水肿;

眼部接触:引起严重灼伤,高浓度可导致角膜穿孔、失明;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蒸气可引起牙齿酸蚀、鼻出血、嗅觉减退及慢性呼吸道问题;

致命风险:氢氟酸中毒可引起低钙血症、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致死剂量低。

实验室危化品种类繁多,除氢氟酸外,还包括易燃、易爆、腐蚀、有毒等多种危险特性的化学品。这些危化品普遍具有危害隐蔽性强、风险连锁性高和应急处置专业性要求高等特点。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危化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废物处置等环节的规定,全面规范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工作。

03 实验室危化品管理要求

1-危化品采购管理

危化品采购须符合报备和报批要求。易制毒、易制爆等管制类化学品须逐级审批,程序合规。

非管制类:可通过学校实验材料采购平台或向有资质经销商购买。自行采购的,须在报销前在平台进行自购备案。

易制爆类:须通过学校实验材料采购平台下单,签订合同,由学校危化品库统一入库。

易制毒类:须经保卫部门审批,办理购买备案证明后,方可向有资质的单位购买并签订合同。

注意事项:

严禁使用虚假信息获取危化品;

严禁通过互联网违规采购危化品;

严禁通过无资质通车辆等方式运输危化品;

严禁私自向外单位提供或接收管制类化学品。

2-危化品存储规范

1.所有危化品须准确录入“北化实安”系统,随用随销、及时更新,配备化学品技术安全安全说明书(SDS);

2.存放场所应配备通风、防火、防爆、防水、防腐蚀、防盗等设施,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

3.按《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分类有序存放,禁忌物不混放,固体液体分开放置,试剂不叠放。有机溶剂应远离热源火源,试剂瓶及时密封,实验台架无挡板不存放试剂;

4.严格控制实验室危化品存量:危化品总量不超过100L或100kg(易燃易爆类不超过50L或50kg),且单一包装不大于20L或20kg;

5.配制试剂须贴标签,注明名称、使用人、日期等信息;

6.管制类化学品应专柜存放、双人双锁,台账清晰;

7.定期检查盘点,确保化学品包装完好、标签清晰、数量准确,及时报废过期或废旧化学品。

3-危化品使用规范

1.使用前应阅读化学品技术安全说明书(SDS),了解化学品特性、危害及防护措施,并完成实验风险评估和应急准备。

2.操作过程中须严格遵守规程,穿戴必要的个体防护装备,不得脱岗。

4-危险废物收集规范

1.废旧化学试剂应存放于原瓶,保留原标签,瓶口向上置于固废箱内;

2.应按化学与危险特性分类收集,严禁混放相互反应的物质;

3.废液应分类装入专用废液桶,液面不超过容量的3/4;

4.碎玻璃、针头、枪头等锐器,须先放入安全容器再统一收集,防止划伤;

5.危险废物收集容器应粘贴学校统一印制的信息标签;

6.严禁将废液排入下水道或混入生活垃圾;

7.实验室应及时将危废转运至学校危废暂存库,避免堆积。

04 安全培训与应急要求

1、安全教育

实验室须定期开展危化品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应急处置

实验室应制定危化品相关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配备充足应急器材。事故发生时,应遵循“先控制、后处置,先救人、后救物”原则,按应急预案规范处置。

05 工作要求

请各实验室于本周内完成危险化学品全面自查,重点检查存储条件、使用防控及危险废物暂存管理等情况,立即整改存在的问题。学校将组织专项检查,对整改不到位实验室予以通报。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