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实验室师生:
近日,某知名CRO企业发生一起两名实验人员在柔性隔离器内因氮气窒息死亡的严重事故,再次为我们敲响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警钟。为避免类似悲剧在高校实验室中发生,特此发布本安全提示,请各实验室及师生高度重视。
01 事件回顾
2025年6月3日,某企业两名放大实验室生产操作员在纯化间内进行药物析晶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时,违规进入通入氮气的柔性隔离器内操作,因氧气浓度骤降导致缺氧窒息,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调查显示,作业人员未按规定使用柔性隔离器的手套操作,直接进入密闭空间,是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

02 实验室气体气瓶安全风险
1.较小密闭空间使用惰性气体会引起窒息。
2.气瓶遇高温或强烈碰撞会引起爆炸。
3.易燃气体在空气中泄露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易引发爆炸。
4.有毒气体泄露会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03 实验室气瓶安全管理要求
1、气体的采购
1.根据《北京化工大学实验室气瓶安全管理制度》,实验室须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租赁)实验气瓶,建立台账;
2.供应商必须具有《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或《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且在有效期内;
3.供应商负责气瓶送货,实验室负责对气瓶进行验收,对于瓶体电子识读标志(危化品溯源二维码)、永久性识读标志(如介质成分、制造信息、定期检验信息等)缺失、超出定期检验日期、超出设计使用年限、安全附件(瓶阀、固定式瓶帽、保护罩等)缺失等气瓶,应拒绝接受。
气瓶肩部位《危化品追溯二维码》
2、气瓶搬运
1.在搬运气瓶时,应装上防震垫圈、旋紧安全帽,防止搬运过程中因碰撞损坏气瓶阀,发生危险;
2.短距离搬运气体钢瓶应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小心倾斜钢瓶、转动瓶身来实现。如果移动钢瓶过程中不小心导致钢瓶倾倒,搬运人应立刻松手,向钢瓶倾倒的反方向闪避;
3.长距离搬运气体钢瓶要采用钢瓶推车,切勿直接在楼道内滚动或拖拽气体钢瓶。
3、气瓶的存放
1.气体(气瓶)存放点须通风、远离热源、避免暴晒,地面平整干燥。
2.气瓶应配备防倒链或防倒栏栅等装置合理固定。
3.实验室内气瓶的存放应控制在最小需求量,不得超量存放。
4.涉及可燃气体的场所,应设置通风设施及相应的气体监控和报警装置,张贴安全警示标识。
5.可燃气体(如氢气、甲烷、乙炔等)与氧气等助燃气体不混放,发生反应的不同气体钢瓶不混放,空瓶与实瓶要做好标志后分开放置。
6.气瓶颜色应符合 GB/T 7144《气瓶颜色标志》的规定要求,确认“满、使用中、空瓶”三种状态。
7.气体管路材质选择合适,无破损或老化,并定期进行气密性检查;有多条气体管路的房间须张贴详细的管路图,管路标识正确。
4、气瓶的使用
1.使用气体气瓶前应进行充分的安全风险评估,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及应急预案,并对实验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2.气体钢瓶上减压器要分类专用,安装后及时检漏,使用中要注意有无漏气、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等。
3.使用气体钢瓶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SOP)进行,开、关减压器和总阀时,动作须缓慢。
4.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或系统管路上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
5.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要留有一定的剩余压力或重量。
6.氧气钢瓶的减压阀、阀门及管路禁止涂油类或脂类。
5、气体泄漏应急处置
1.实验室应根据所用气体和具体操作环境,制定相应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张贴在实验室内明显位置,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
2.必须事先有相应的安全防护和应急处置措施;
3.发现气体泄露,应立即关闭气源,开窗通风(强排风装置自动开启),严禁明火,疏散人员到空气流通的地方;
4.有毒气体泄露时,或在氧气含量低的区域,应急处理人员应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5.禁止在可燃气体泄漏时开关电源!
